官方微信
首页 了解新泽 产品中心 解决方案 荣耀资质 热点新闻 服务支持 联系我们

首页

山东新泽仪器:主页 > 热点新闻 > 问题答疑 > 详细内容

恶臭异味污染:是“达标”重要,还是“无味”

发布时间:2025-01-22   来源:ChinaZ   作者:admin
    恶臭异味污染防治:从“达标”到“无味”的挑战与机遇
    近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,恶臭异味污染问题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。据生态环境部统计,恶臭异味投诉在大气环境问题中占比高达50%,成为多地环境信访投诉的首要问题。然而,即便企业排放达标,居民仍可能感受到异味,这引发了“达标合法”与“没味合法”之间的矛盾。如何在满足环保要求的同时,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,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 
    一、现状:达标背后的异味扰民困境
    当前,我国恶臭异味污染治理主要依据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14554-93),该标准自1994年实施以来,为我国恶臭污染防治奠定了基础。然而,随着社会生产活动的日益复杂,这一标准已逐渐暴露出诸多不足。一方面,标准中仅涵盖8种常见恶臭物质(如氨、硫化氢等),而实际涉及的恶臭物质已超过5000种,监测能力严重不足。另一方面,部分企业为追求达标,甚至通过不规范的第三方监测公司进行数据造假,导致“达标”结果与公众的实际感受严重脱节。
    以广东省东莞市麻涌镇的“顺裕纸业”为例,尽管生态环境部门多次监测结果显示达标,但当地居民仍长期受到臭气困扰。类似的情况在全国多地屡见不鲜,反映出“达标”与“无味”之间的巨大差距。
 
    二、挑战:标准滞后与公众需求的矛盾
    恶臭异味污染的治理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,更是一个社会问题。从技术角度看,现行标准的局限性显而易见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恶臭物质的种类不断增加,但能够监测的物质却寥寥无几。从社会角度看,公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恶臭异味的“无味”标准已成为公众的普遍期待。然而,目前的国家标准无法完全满足这一需求。
    此外,恶臭异味污染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和行业特点。例如,在高温、高湿度的南方城市,恶臭物质的扩散条件较差,即使浓度较低,也可能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;而在北方城市,同样的浓度可能不会引发公众投诉。这种差异使得统一的国家标准难以适应各地的实际需求。
 
    三、机遇:地方标准与技术创新的探索
    面对“达标”与“无味”的矛盾,多地已开始探索适合本地的解决方案。上海、天津、河北、浙江等地纷纷出台地方标准,针对不同行业和区域特点进行精准管控。例如,上海市制定了严格的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,河北省则聚焦青霉素类制药等重点行业,发布专门的排放标准及控制技术指南。这些地方标准不仅细化了管控要求,还为国家标准的修订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    与此同时,技术创新也为恶臭异味污染防治带来了新的机遇。近年来,电子鼻技术、走航监测技术等新型监测手段不断涌现,为精准监测和治理恶臭污染提供了技术支持。例如,《恶臭/异味污染走航监测技术指南》的发布,为地方和企业提供了科学的监测方法,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污染问题。
 
    四、未来展望:从“达标”到“无味”的转变
    恶臭异味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“无味”,这需要国家、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。首先,国家应加快修订现行的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》,参考国际先进经验,结合我国实际情况,增加管控物质种类,合理设置排放限值。其次,地方应根据自身特点,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地方标准,避免“一刀切”的管理模式。最后,企业应承担起社会责任,加强自身管理,杜绝监测造假行为,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、新工艺,从源头上减少恶臭异味的产生。
    此外,公众参与也是解决恶臭异味问题的重要环节。通过加强环境教育,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,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监督,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恶臭异味污染的良好氛围。
 
    五、结语
    恶臭异味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。从“达标”到“无味”,不仅是技术的进步,更是社会文明的提升。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,在地方标准的推动下,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,我们有理由相信,未来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将更加清新,公众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显著提升。让我们携手共进,为实现“无异味”的美丽中国而努力!
 
Copyright © 2022 山东新泽仪器有限公司 鲁ICP备16002986号-10 鲁公安网备
首页
产品中心
热点资讯
联系我们
新泽仪器右侧悬浮咨询页